2001年10月
   
  消費北移
香港經濟日漸萎縮,市民的消費力疲弱,要節省開支,又要保持生活質素,結果大部分港人選擇北上消費,令原本已見疲弱的飲食業,生意額更是直線下滑,要令市況復甦,總不能坐以待斃。 鍾偉平旗下的食肆在深圳及廣州均設有分店,可是內地分店的生意再好,他也沒想過放棄香港市場,只一心想著如何可以令北上消費的市民回流,檢討自家的經營策略然後作出改善。「在內地消費價廉物美,而且老、中、青三代均找到他們心目中的那杯茶,難怪大家會一窩蜂將消費陣地轉移到最近香港的深圳。」 老一輩愛到深圳學唱粵曲,因為當地的老師取價公道;中年人喜歡按摩、享受美食;至於青少年,內地的士高正好迎合他們的口味。真箇是各適其式。「我覺得香港的人力資源某程度上拉低了人們對工作的熱忱,人手不足令他們抱著騎牛搵馬的心態,服務質素自然不會好,以至被內地人的熱誠服務態度比下去,香港人喜歡在內地消費便是這個原因。」 想改善問題,必先要提高員工的質素,要提高質素則離不開教育,所以早於九七年,他已開設了培訓計劃,以訓練出有水準的飲食從業員。個人簡介:陳家強教授現為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署理院長。取得 Wesleyan 大學經濟學士後,陳教授再在美國芝加哥大學獲授工商管理碩士及財務系哲學博士。熱衷於學術研究的陳教授,研究的範圍包括風險資產管理、證券交易策略。其研究興趣還包括資產價格、市場的微觀結構及金融市場運作監管。「香港的客觀環境較內地差,最基本連洗手間的衛生情況都欠佳,因在內地請清潔工人價錢平,港人卻嫌這是厭惡性工作,故大部分的食肆洗手間不見得清潔。加上本地租金昂貴,因此人工和租金在飲食業來說負擔頗大,當然這不是本地人消費北移的絕對理由,但無可否認,香港的先天條件的確比內地差。」 再者,香港的廚師太保守,相對來說,內地飲食業的經營者不停為消費者帶來新意。「本地跟內地人接受事物的程度不同,香港人顧慮健康,內地人就喜歡嘗試各種古靈精怪的菜式,故我們要注意消費者的口味轉變。幹飲食這一行,一定要走在社會的前頭,才不致流失顧客。」 陳家強教授認為消費北移,已是不可阻檔的現象,由於內地不只是一個美食處處的地方,且有各種不同種類的消閒活動。「我會一年到蓮花山數次,目的是打golf,以前我不當自己是北上消費的一份子,回心一想,原來只要我在內地度周末,就有機會將消費北移,至少我會在那裡吃頓飯,變相減少了在港消費的機會。」 不同人在內地可找到不同的消費需要,令人難以抗拒。「不論港人到內地的出發點是甚麼,對於飲食業,一定有影響,因為在內地花費時間,連帶飲食消費都會轉移,很自然便會降低本地的消費量。」而組隊北上的旅行團,價錢大眾化,特別受中下階層歡迎,可見北上消費群都以他們為主,故影響最直接的理應是本地的中低價食肆。 「因此,首要是搞好香港的旅遊業。目前是北上的人多,南下的人流少,消費比例不平均,如果情況改善,飲食業的影響也有限。」另外,既然飲食業經營困難,應該也是求變的時候。 「我覺得香港的飲食文化太過單一化,有說食在廣州、食在深圳,正是因為她們可提供好多不同種類的菜式,有些地道菜更是在港吃不到的。而本地的食肆,菜式幾乎千篇一律,其實可以嘗試多些新菜,當作刺激本地人的口味,增加他們的飲食經驗亦未嘗不可。」 縱然他知道政府不太鼓勵輸入專才,但能從海外聘請有水準的廚師,市場上不再單調地以粵菜主導,也許亦是舒緩飲食消費北移的其中一個有效方法。